本報訊(記者陳璽撼)自貿區監管創新再推四項舉措,這就是上海海關昨天推出的4項創新制度(簡稱“新四條”):一次備案、多次使用;自動審放、重點覆核; 引入社會中介機構輔助開展海關保稅監管和企業稽查;自主報稅、海關重點稽核等。自上海自貿區掛牌以來,上海海關出台的自貿區監管創新制度,累計已達23項。7項聚焦通關便利、3項聚焦保稅監管、6項聚焦企業管理、3項聚焦稅收徵管、4項聚焦功能拓展。
  與前19項制度相同,“簡政集約、通關便利、安全高效”仍然是此次“新四條”的核心。
  “一次備案、多次使用”屬於保稅監管改革,已於8月12日先期在自貿區試行,區內企業經一次賬冊備案後,不再需要向海關重覆備案,就能開展“批次進出、集中申報”、“保稅展示交易”、“境內外維修”、“融資租賃”等需要海關核准開展的業務。
  “自動審放、重點覆核”是通關便利化舉措,旨在改變“人工、實時、逐票”的審單模式,低風險的單證可由計算機自動驗放。此項舉措從9月1日試運行至9月15日,自貿區內相應報關單的自動驗放比率已超過70%。
  “引入社會中介機構輔助開展海關保稅監管和企業稽查”和“自主報稅、海關重點稽核”兩項,意在進一步幫助企業“自立”。
  下轉◆5版(上接第1版)前者在前天剛剛實施,對於有一定資質的中介機構所開展的認證、評估、審計等結果,上海海關將簡化分析評估程序而直接採信,形成第三方對關企之間公平公正關係的有效保障。上海海關還將鼓勵第三方拓展業務,提供企業信用等級提升培訓、咨詢等服務。“新四條”中的“自主報稅、海關重點稽核”目前正在積極準備中,爭取儘早推出。根據目前的設想,海關將設計一個自動報稅系統,讓企業能夠實現自主申報,減少海關“事前”把關的業務量,將更多精力騰挪到事中、事後監管,提高通關效率。
  目前,上海海關此前推出的19項制度的“紅利”已經充分顯現。自貿區成立一年來,海關通過簡政放權,使自貿區賬冊備案到核銷操作的環節由34項減為10項,將監管“贅肉”足足減掉了七成。自貿區進口平均通關時間較區外減少41.3%,出口平均通關時間較區外減少36.8%。企業活力由此進一步增強。目前,自貿區內海關註冊企業已達1.1萬家,其中掛牌以來註冊的逾5921家。今年前8個月,自貿區企業進出口貨值達5004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9.2%,其中進口增長8.9%,出口增長10.1%,整體增速高於全國平均值8.6個百分點,高於上海4.6個百分點。
  一手“孵化”制度,一手複製推廣。據上海海關副關長鄭巨剛透露,上海海關已於8月18日和9月16日分兩批在上海關區內啟動17項制度的分類複製推廣,經過篩選的十多項制度還將分三個節點逐步走向全國:8月18日,向長江經濟帶12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複製推廣;8月底9月初,向長江經濟帶以外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複製推廣;9月後,根據海關總署的部署,向全國特殊監管區域以外的地區複製推廣。
  據透露,上海海關還將與地方部門打造“海關創新制度複製推廣示範區”。就在昨天,浦東、松江、普陀和徐匯4個區,成為海關監管創新實驗在自貿區外的首批行政區“苗圃”,它們將根據各自的定位和需求,在區域內複製推廣4項至10項不等的海關監管創新制度。
  (原標題:自貿區監管創新再推“新四條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lybdrjq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