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
  【文化交流】
  新京報訊 (記者張弘)今年是“中法建交五十周年”,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在舉辦 “名館·名家·名作——紀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”。近日,美國藝術史家曲培醇(Petra ten-Doesschate Chu)教授應邀在“國博講堂”就“印象派的法國特性”做了專題演講。
  曲培醇教授生於荷蘭,定居於美國,自1972年起在美國西東大學美術與音樂系擔任教授,教齡40餘年,被公認為19世紀藝術研究領域的權威學者,現任西東大學美術與音樂系學術總監。前不久,她的著作《十九世紀歐洲藝術史》由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丁寧教授主持翻譯,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。在當天的活動中,曲培醇教授以追述19世紀對藝術之“法國特性”的討論為演講大框架,回顧定義“法國特性”的前代經典藝術品,包括國家博物館在展的數幅拉·圖爾、弗拉戈納爾、雷諾阿、畢加索、費爾南·萊熱、蘇拉熱等大師的極具代表性的法國繪畫傑作,並重點講述印象派藝術由異端轉變為經典的戲劇化過程,以及由此凸顯的19世紀後半期藝術觀念的巨變。  (原標題:曲培醇講述法國藝術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lybdrjq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